形意拳官网

波浪劲和翻浪劲都是经络小周天的自然反应


或问曰:心意拳和形意拳,都强调攻防较技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波浪劲”和“翻浪劲”的用法。但是,什么是“波浪劲”、“翻浪劲”的法式呢?在攻防较技中施手用招、施招用手中“波浪劲”和“翻浪劲”确实有什么优势吗?这是为什么?“波浪劲”和“翻浪劲”功夫容易修炼成功吗?这些问题敬请您老不吝赐教!

心意六合拳

答曰:是的!心意拳和形意拳都是遵从“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内家拳法宗旨修炼、至用的拳种,这一点从拳谱中就可以明确的看得出来。

懂劲:

意拳是内功拳之一种,其气沉丹田,着意蓄发内劲,不论横,竖、斜、缠、松、悍、合、坚等劲,均得成为周身一体之整劲,富有弹力之抖绝打击,对方即会腾空跌出,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否则,徒具优美之姿势和理解应用之方法,但敌人不为所动,而失去攻防艺术的价值,这就是不懂劲之缘故。

从这段懂劲的认识之论述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来了,心意拳、形意拳都是极为重视内劲修炼、运用方法的。而“波浪劲、翻浪劲”只不过是内劲运用中的两种方法的名称而已。

“波浪劲、翻浪劲”名称的来源及运用方法

为什么名曰:“波浪劲、翻浪劲”呢?

因为古拳谱《易筋经·贯气诀·点气论》中有:

似梦地着惊,似悟道忽省,似皮肤无意然火星,似寒侵骨髓打战悚,想情景,疾快猛,原来是真气泓浓。震雷迅发,离火焰烘,洪水波涌。欲学不悟个中窍,丢却别寻哪得醒?

文中的“洪水波涌”之说法,就蕴含着“波浪劲、翻浪劲”修炼和至用的方法。犹如海水波浪向海边撞击的方向,称之为“波浪劲”;海水撞击海岸反向大海方向形成的回浪,称之为“翻浪劲”。

以身中劲势的用法为例,内劲由会阴起向后背运动的劲势名之曰“波浪劲”,乃从“打人全凭盖势取”的意思而得名;内劲由会阴起向前胸运动的劲势名之曰“翻浪劲”,乃从“探马势顺势揭掀”的意思而得名。

其实,就“波浪劲、翻浪劲”的得名因由的方法中,已经清楚的说明了“波浪劲、翻浪劲”的基本运用方法了。例如:崩拳、劈拳运用“波浪劲”,炮拳、钻拳运用“翻浪劲”,效果最佳。

“波浪劲、翻浪劲”的修炼方法

“波浪劲、翻浪劲”都是由内功养生之道的“子午周天”法中内气“腹背周天”运行法修炼演化出来的内劲功夫。下面具体介绍“子午周天”功法和“腹背周天”功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子午周天法

【功法步骤】

1、站、坐、卧的姿势皆可以,必须全身放松,平心静气,息气凝神。

2、双眼目视正前稍下方,凝神注视瞬间,将眼神收回睛中,垂帘闭目,此时以心意观注在双睛中眼神处;用心意以眼神内视自己的心脏,将心脏视为一团气;就用心意将此团气搬到膻中穴的胸中处,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再用心意将此团气下放到少腹丹田处方好,而眼神一直观住在此团气的移动之始终,瞬间未有离之。此正是:“虚胸实少腹”的“坎离相交、阴阳合和、水火相济”之“炼精化气”的法式。乃一切内功心法的内炼之预备式。

3、眼神内观注以沉入丹田的内气,心意使此内气沉到会阴穴,由会阴穴向后入尾闾穴在至命门穴经大椎到百会穴;由百会穴向前运行到印堂穴,再有印堂穴向下沿鼻中表面至人中穴,一股内气由人中穴向内运行由舌尖接引使内气顺舍系到咽喉再到膻中穴;一股内气分左右两股沿嘴角会聚承浆穴向下至咽喉再到膻中穴,内气继续向下运行至神阙穴,在由神阙穴至会阴穴,是为一周。如法而运行内气行81周,即可收功了。内气在任督二脉运行的直径3cm。如果在会阴处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运行,名曰:“活子时”;如果在百会穴处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运行,名曰:“活午时”。这可以控制一下内气运行的速度,以免神意跟不上达不到修炼的目的。

4、收功,眼神内观注视着会阴穴处的内气,意念使内气升到丹田中,眼神内视观注丹田中的内气,运用心意将此气幻化成一乒乓大小的气球,运用心意活动揉化着此气球,此气球越揉越小,越小越亮。经十来次的心意活动之揉化,此气球小如黍米粒般大小而又贼亮贼亮的耀眼之亮点。此时,以心意活动将此亮点往下一放,眼神内视不见此亮点了,是为藏好了,是为“服食”,以备下次练功时启用。

将亮点藏好了,抬起双手小臂,两手掌心面轻轻前后相搓,同时心中和悦欢喜,脸面眉开眼笑(注意:不要睁眼,不要张开嘴巴),要笑得极为轻松自然开心时就用双手轻轻上下搓搓脸面,随用双手的搓着脸面随即睁开双眼,随即轻轻的从头开始依次活动全身直至移动步履,恢复常人状态,此为一次的练功完毕。

功法分析

又名:任督周天法,任者,任脉,奇经八脉之一,总司任诸阴之谓也;督者,督脉,奇经八脉之一,总司督诸阳之谓也。虽然真气在任督二脉的所在部位运行,非任督二脉之气也!由于真元之气具有“大药”之名,当然具有“大药”的“驱邪补正”的功能作用和相应的效果。所以,每天修炼此功法,自然具有调节改善、强化任督二脉功能作用的能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能效果,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如欲修炼内劲功夫,则可相应的改为“内气腹背周天”法式,命题论述如下:

内气“腹背周天”运行法

3、眼神内观注以沉入丹田的内气,心意使此内气沉到会阴穴,由会阴穴向后入尾闾内成片状气流样形态在向后内后臀、腰、背腔壁向上运行至大椎穴咽喉龙、双肩内腔壁向前胸腹内腔壁下行至会阴,此为一周。如此循环往复的修炼,此为“波浪劲”的法式,为乾阳顺行;内气成片状气流样从会阴穴向前少腹、大腹、前胸内腔壁运行至喉咙、向后过双肩内腔壁,沿后背、腰、臀内腔壁下行至会阴,此为一周。如此循环往复的修炼,此为“翻浪劲”的法式,为坤阴逆行。

如法而运行内气各32周,即可收功了。内气在腹背内腔壁运行的厚度3厘米-10厘米;宽度乃左右前胸腹与后腰背的阴阳交界处为度。如果每一周在会阴处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顺逆运行,名曰:“活子时”;而在喉咙处不用停留。这样就可以控制一下内气顺逆运行的速度,以免神意跟不上达不到预期修炼的目的。

4、收功,眼神内观注视着会阴穴处的内气,意念使内气从会阴处升到丹田中,眼神内视观注丹田中的内气,运用心意将此气幻化成一乒乓大小的气球,运用心意活动揉化着此气球,此气球越揉越小,越小越亮。经十来次的心意活动之揉化,此气球小如黍米粒般大小而又贼亮贼亮的耀眼之亮点。此时,以心意活动将此亮点往下一放,眼神内视不见此亮点了,是为藏好了,是为“服食”,以备下次练功时启用。

“波浪劲·翻浪劲”配合攻防招法的系统修炼

自我修炼法式

内功修炼“腹背周天”功法将“波浪劲、翻浪劲”的顺逆运行法式修炼纯熟了,就要及时的配合具体攻防招法来修炼运用法式的内容了。

就是在每一攻防招法的实施之始终都要与内劲“波浪劲势、翻浪劲势”做同步的攻防运动,要求内劲、外形,虚实匹配如一的同步运动丝毫不差。而且,同一个招法,即可先用“波浪劲势”顺步打出,复接以“翻浪劲势”拗步打出;又可以先用“翻浪劲势”顺步打出,复接以“波浪劲势”的拗步打出。这样周而复始的修炼,基本上运用十个左右的攻防招式就可以了。而要达到每个攻防招式攻防劲势纯熟,“波浪劲、翻浪劲”皆可随拳式攻防随机而用自然而然。

然后,再运用步法碾转的连招法式,二三招、三五招、五六招、六七招攻防连招、“波浪劲、翻浪劲”在招法中不断的相互转换以为用,达到纯熟而不思误的艺境,方可以运用于与人攻防较技的实战中而制胜。

与人修炼法式

上面是自己修炼体认的法式,是由己、知己的功夫。只此还是不够的,须要与他人配合修炼“波浪劲、翻浪劲”的实战运用能力,这其中存有两种修炼模式,一是“喂手”,二是“盘较”。都是为了施招用手、施手用招中运用“波浪劲、翻浪劲”以制胜的能力。

拳者,权衡利弊、轻沉,故古有二权之说。即知权和事权之二义。知权者,发挥审敌料事的听探之良知,意在人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掌握了灵活机动之战机,故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谓之知权。事权者,自身周身内外如一,听探、顺化相互为用一致,故能前后进退合机,左右逢源得势。必能以弱胜强,以小力打大力、以慢胜快,以静制动,此谓之事权。因以听探之良知而用顺化之良能,两者相互为用,故能顺其势、随其变,因其势而胜之。此乃“权必势形”之精义尔。顺势利导、随势变势、因势所发,乃传统的拳有三势之说。即神、气、形合一的顺人之势、随人势变而变之势、因人之势而发之势。

喂手法式

要择心性相投,为喂手之助

阐释:

此为修炼传统手战之道,继内功修炼内气的天得一以清;外功修炼外形的地得一以宁;自练法的运用灵神,浑合清、宁而为一的修炼基本攻防招法纯熟的知己功夫有成之后。又一种为实战而能将“波浪劲、翻浪劲”灵活的运用于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修炼方法。即“喂手”的训练。

  所谓“喂手”。即有喂招、喂劲、招劲齐喂等数项细节内容。学者可从中体认各种具体攻防招法实战运用“波浪劲、翻浪劲”制胜的机巧含义、精髓,及两种劲势在招法中相互转化变换的机制、要领。故喂手可由慢到快,由简入繁,最后达到快慢相间,繁简皆能应变自如。攻防实战的功夫艺境水平,由此法而渐臻升华的。是修炼传统手战之道必须经过的路程。其重要程度如何?如果没有“喂手”过程的修炼,欲想得到实战的攻防艺境,几乎是不可能的。

  传统手战之道的武事攻防之用,虽然是粗事,但要细磨。而“喂手”和下面要论的“盘较”方法,都是细磨的过程。只有通过“喂手”的知用和“盘较“的体认,方能获得较技攻防运用“波浪劲、翻浪劲”以制胜的真实功夫之艺境。此乃按法而修,循序渐进的顿悟之上法。

  知“喂手”修炼方法、系列过程之重要,故能给自己“喂手”的人,必是心性相投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作为自己练招法攻防的“喂手”之助手。这是对“喂手”者的选择之权。助手得当,练习顺利。攻防功夫进展就扎实而事半功倍。故能给自己喂手的人,要由自己来选择。

  通常一师之徒中,“喂手”者皆同门师弟来充当。然最初之“喂手”入门,皆由师父亲自喂手,或由师兄喂手。因“喂手”是一个演示攻防技法细腻而需要持续时间较长的修炼过程,最少也要半年至一年时间,故需有相对固定的助手为妥当。也可由几个人轮流来充当,则效果更佳。可适应更多人的劲道和变化路数。

  我当年在家乡随祖辈习拳时,皆由祖、父辈或兄弟辈等为我“喂手”、“盘较”的武伴。历经了十四年之久。深知此法练拳之妙不可言。今见《浑元剑经》中有此方法,故倍感亲切。深知传统手战之道的一脉真传之宗旨,练、体、用诸法,本真无二矣!

  由于喂手的修炼,可使自己的攻防机制达到全面的建立而功能趋于全面完善。攻防变化转换的避实击虚,顺势借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了对“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以柔用刚”的基本动变方法的认识理解和多层面的应用能力。彻底明白地认识到传统手战之道的以听探之良知,运用顺化之良能是为“驭静以动”;顺化之中亦听探着是为“动中亦静”而合者就是“动静互为其根”的机制。并立此为基本动手角技之法则。但必顺势借力才是良法。

  总之,喂手系列方法、系统过程的修炼,是自身攻防实战能力的基础功夫时期。是以实战训练方法,全面理解、认识传统手战之道的体、用和理、法、术、功之精髓及其妙义。并能于实践,又能理论与实践自身达到统一的时期。是对传统手战之道真正了解并能正确认识的开始之时。可知喂手修炼的重要性了。知道了喂手修炼系列方法、系统过程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喂手修炼之丰富内容的质量,可知能给自己喂手之人的重要作用了。

应知,选何人为师,而拜之从其学艺,是行使自己的第一个权利。这是修炼传统手战之道的首次运用发挥自己的权利之时。然而,此四权之论,是在已拜明师学艺之后,如何修炼传统手战之道的“权”的再运用。即选择喂手之人的权利。自知自觉的能选好给自己喂手之人,是非常重要的。但前人只讲了一个条件“要择心性相投”者。是极为精辟的见解。

盘较法式

要彼此盘较,必以真心,不可偶倦

阐释:

前有喂手者的选择,喂手系列方法,系统过程的修炼。当喂手修炼的目的达到,是为喂手过程的终了。继之要进行“盘较”内容的修炼了。所谓“盘较”,就是“盘拳过手,盘手过招”的近似于全方位实战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之随机应变的能力之修炼。此种修炼方法也是由慢到快,由简到繁,最后得到自身攻防全体大用的实战能力。

  有了喂手的拆手变招之基础功夫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身攻防动静变化的 “外形自有疆界,内劲自有分寸”的拆手变招之不贪不欠的能力,攻防招法变化流畅之功夫。故在盘拳过手、盘手过招的修炼过程中,自然具有“掐手”的能力了。因为“盘较”的修炼过程,乃实手实招真用的修炼攻防能力的方法,如果不能“掐手”,则会出现误伤对手的可能。故知“掐手”的功夫,是实施盘较修炼方法前必须具备的功夫。否则,不宜进行盘较的修炼。要想练盘较,必先明“掐手”,才是顺序。

  有了掐手功夫与助手,此时的助手,一般是由师父、师兄来担任了。师弟已不能胜任了。因师父、师兄功夫艺境,高于自己。故在盘较过程中才能做到各种攻防招法的拆变应用达到真盘实较的预期效果。由于双方皆能“掐手”,故在真盘实较的拆变过程中也就不会伤及对方了。故能做到点到而已,强化训练必能逐渐达到实战应用的攻防之艺境。不虚练者,此也。

  盘较,必投以真心来对待,整个盘较系统修炼过程中,不能存有产生厌倦情绪而中断。厌倦情绪的产生是修炼过程中必然之现象,但不可因此而中断修炼。一般情况是:厌倦、烦恼等情绪的产生,正是:“功进邪退”的自身更新变化的时期。乃是“渐修”而不明,“顿悟”顷刻而知之的转化的外在之假象。故修炼传统手战之道者,凡在各修炼阶段,出现了厌倦、烦恼等情绪时,都要平心静气,理智地继续坚持修炼,数日后,便觉有顿悟产生,功夫升华之觉知。此即谓之:“小明不灭,大明不明”之精义。亦是:“有形不舍,无形不见。但见无形,不知有形”。可知“真心”乃妙明清静之道心;厌倦、烦恼,乃昏昧愚拙之“假心”、“俗心”、“凡心”。此“假、俗、凡”之心不退,则真心不明。邪不自退,必炼之使退,则正阳自立。正阳立,则阴邪不生矣!

可知盘较者,乃是通过此个方法而能明白传统攻防之道的“体、用”之精髓妙谛的法式。尤其是运用的“无为、无不为”之艺境。无为者:不先物为;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此乃传统手战之道练、用的基本法则和艺境。不经盘较之修炼,欲达“无为无不为”之功夫艺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此乃自己掌握之,故又是“权”的一种体现。此乃四权中的第二个“权”的内容。

要规过劝善,各勿嫌忌,要常演习。

阐释:

此乃“权”的第三个内容。说明在喂手、盘较的修炼过程中,要双方相互按规矩、法则检查彼此的不及和过分之处。但要用善良的心态和言语,以帮助关心爱护的态度,进行解释。而规劝者要自己做出来既正确、又明显。方可使对方不产生猜异而生嫌忌之心;而闻者要有规过悔改之心,才能不涉猜忌,不生嫌忌之心。此两者如此乃谓之“良友”。有此良师益友为喂手、盘较之武伴,乃习武练艺者一大幸事也。

要常演习更不许依强凌弱

阐释:

是说明有了良好的武伴,就要按时按法常常的操练演势“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才能纯熟各种攻防招法的应变实战能力,才能有熟能生巧之运用,才能有巧能生妙,于精妙之演势中渐而通神。先有神知,后而神明。功臻神明则可达到上乘的神化之功夫艺境。然此攻防实战艺境的不断升华之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不是取法于实手用招的“依强凌弱”而能得到的。而是取法于“顺其势、借其力;让力头、打力尾;让,中不让;”充分发挥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使自身知能功夫达到最佳状态而体现出来的。直到达到“寂感遂通”的自动化艺境时,才算修炼手战之道的大功初步告成。而能达到“寂感遂通”的神明道通之艺境,持“依强凌弱”之心态、之方法,是绝对修炼不出来的。因其是“旁门左道”的歧途,入歧途又何能上正道呢?更何曾谈到得正果呢?故此,“不许依强凌弱”是自己“权”利的又一次发挥了选择的作用。自己修炼手战之道,不选择“依强凌弱”的心态和方法。那就必然选择唯道是从的道本无为的“无为”法了。“无为”法,就是不先物为之法式。自然就产生了“因物之所为”的用法了。即确立了以听探用顺化的“以静用动”为基本法则了,“以柔用刚”的攻防技术方法。由此则能上道矣!此乃选择无争为争的无为法式的权利之体现。

  虽然说传统手战之道的攻防实战之应用,是与对方争胜负。但用什么心态、什么方法、什么准则,去争,这是分辨正确与错误的分水岭。如用无为的“无争之争”去争。乃传统手战之道所系统修炼的内容。如用尚气任力有为法式的“有争之争”去争,必然倚强凌弱,为传统手战之道所不取之法尔。法不是,亦不能成功。拳诀云:“造乎神者,方称为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修炼传统手战之道的人,充分发挥自己选择无为为法的“权”之作用,就算是入门了,由此权的选择无为为法,就是踏上修炼的平坦之大道。由此行去,达到神明的神化之功的艺境就指日可待了。可见此“权”之第三个内容的重要性了。

偶或较力,凡无可奈何时,与外门较,当谦卑自处,不许以艺凌人。心虚神完,慎中再慎,庶免致害。如其得已,还是勿较为是,己躬自厚之学也。

心意拳

阐释:

凡真正修炼传统手战之道者,与人切磋较技,是在所难免之事。此中包括较力、较技、较艺的三项细则内容,凡遇此相较之事,都是无可奈何之时、无可奈何之事。不管是同门内之人,还是与外门之人相较,当以“谦卑自处”,即态度谦虚,自处学习者的地位与人相较切磋。态度不能傲慢,更不能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以己为尊。更不许恃艺凌人之上,而使对方时处尴尬之窘境而自己得意洋洋。此乃轻浮之举动。

  凡相互较技,必然会有胜负之分。然真得传者,虽然胜于对方,由于态度谦虚,地处学习之卑位,胜的除相较二人心中自知,就连旁观之人皆分不出二人之胜负。此乃善较之人也。此乃“不许以艺凌人”之深刻含义尔。

  即自己达到“心虚神完”的大成之艺境,已然于攻防较技之中做到“周身光芒不断”之艺境。在与人较技之中,更要慎中再慎,一要莫伤害其人的身体健康;二要莫伤害对手的自尊心。功至此时,如能推托,又不伤对手欲与己相较之心,还是勿较为是。一可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是非之产生;二是传统手战之道本是自己躬身修炼而自强不息之学问也。乃实战护身保命之功夫。乃自身护身之利器。况古人云:“国之利器,不可视人”。怎能将自身护身之利器而轻易视人乎!然“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到是真的。

我得家传“朋友三年,不可以言拳”之宗旨。正是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手战之道乃自己“躬身自厚之学”也的精义了。也是“武不善动”之宗旨的体现。

躬身自厚 谨记圣训

  这最后一“权”的内容,乃一生享用不尽之学也。能用此“权”者,可历练于江湖中,必能有众望所归之效果。此乃真得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体、用之精髓,明其真谛者矣。

总歌诀

数条戒律记分明,御敌心和气贵平。

若不如斯当致败,随机伸曲莫狂轻。

数条节律记分明

阐释:

此歌诀以精辟的凝聚总结之能力,阐发出了“戒律二十条、四宜、四忌、四勿、四权”的实用之目的。

  《浑元剑经》之所论,乃实战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学问。故在戒律条目中,有关实战体用的内容,几乎成为全部内容,而人品道德修养的内容方面,也几乎皆为获得手战之道而确立。这样的习武须知的戒律条目内容,在众家拳谱之中也是少见的。而在戒律条目的总结之歌诀中,又明确地提出了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实战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修炼原则。则更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如何实战!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以致用之处。

其首言“数条戒律记分明”,寥寥数言,然其数条内容的精义,已然在阐释中知之,已非寥寥,而见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及攻防功夫艺境升华之内容浩渺无垠矣!

御敌心和气贵平

阐释:

御者,顺其性而用其势,借其力而为我所用。以此顺势借力而能致胜的无为法式。必然要心平气和,心和则静,气平则虚,静则无不应,虚则无不灵。静则听探之良知无误,虚则顺化之良能必灵。神化之功的虚灵妙境,得之于“心平气和”。故拳诀有言:“和颜悦色真刚毅”、“无欲则刚”者,此也。此理可知矣!

若不如斯当致败

阐释:

不能心和气平,则听探之良知不能知之全;顺化之良能不能化之周,必出断隔之病,反被对手击败。此乃必然之理。拳决言:“拳有寸隔,见肉锋伤;腰无少主,终归狈狼”。此之谓也。

随机伸曲莫狂轻

阐释:

传统拳术攻防较技争斗,小则关乎胜负,大则关乎性命存亡之事。全凭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的最佳状态之功能决定的,胜败和生死存亡,存在于瞬间毫发之息中,皆在随机用势的屈伸往来动变的瞬息毫发之间中发生,怎能是狂傲轻慢的举措中所能实现的。更不是倚强凌弱所能取得的。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御敌而站在不败之地,只有顺其势、借其力,随其屈伸往来的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才能游刃有余的战胜对手。多么精辟的见解和论断。一揭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炼、建体、至用之精髓和真谛。

  总之,《浑元剑经》之门规戒律,已经将“喂手、盘较”的修炼、建体、至用,及传统拳术攻防功夫艺经升华之精髓、真谛点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