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官网

气沉丹田的正确呼吸方法


  “气沉丹田”是气功锻炼中很重要的活动内容。气沉丹田一词是传统气功理论中的经典术语。类似的术语还有气入丹田、气贯丹田、运气丹田等。这些术语表述的活动,有人认为有很大区别,但本文认为这些术语表述的活动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可以并在一起讨论。因为气功中的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所以,气沉丹田也没有统一的解释。深入探索气沉丹田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或许对说明气功中的气有所帮助。气沉丹田,丹田气怎么练,丹田呼吸法。

内功心法

  历来说明气沉丹田一类词语的文章很多,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言论引述如下。

  气贯丹田是指练功中,由于呼吸的锻炼,逐步形成腹式呼吸,吸气横膈肌下降,下腹部随着隆起,呼气横膈肌上升,小腹部随着收缩,同时在吸气时,使意识诱导气沉丹田,这样练习久了,腹腔内脏的动就给人以像气沉到丹田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气贯丹田。”

  马礼堂在《养气功健身法》中说:“我们要求气沉丹田,就是练功时,真气下沉到丹田之间,从起式直到结束,每一个动作,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头顶,呼气时放松,气沉脐下丹田之内,行功日久,则小腹有气团形成。”

  刘晚苍和刘石樵的《太极拳架与推手》说:“‘气沉丹田’指腹部鼓荡,使身体上部的气劲T沉而集中于丹田,并用提肛圆裆使身体下部的气劲也集中于丹田……”

  马有清在《太极拳规范》中说:“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深长,即所谓的气沉丹田。”

  赵宝峰在《健身气功的意守问题》一文中说:“以意守下丹田为例,多种功法都要求形成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形成的开始要以意领气,也就是用意念引导吸气下行,其气由浅、深逐渐达到小腹(即气贯丹田)。”

  当下,有关部门推广健身气动。
  《健身气功》杂志在其刊登的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二)中说:“‘气沉丹田’是指练功时稳定意识,吐故纳新,用意念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入脐下部分,使小腹有充实感。”这是当今社会主流对气沉丹田活动的说明。

  这些看法不完全相同,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内容或可能得到比较多的认同,可以作为讨论气沉丹田的基本资料。

  在气功传统理论中,气沉丹田的气是所谓的真气或内气。气沉丹田是指这种气自身体上端或上部下沉到腹腔内的生理活动过程。

  气沉丹田或许可以认为是指腹腔内脏的活动,给人以像气沉到丹田的感觉。

  气沉丹田是深长匀细的呼吸活动,特别是深长匀细的腹式呼吸活动。

  本文认为气沉丹田活动是练功者在气功锻炼时人体内发生的肌体特殊生理活动,与呼吸活动相关,与肌肉活动有关。高水平的深长匀细腹式呼吸活动内含着气沉丹田活动。在没有破译气功之气、气功的本质之前,深入研究深长匀细的腹式呼吸,可以进一步了解气沉丹田,或许可以认识气功之气的本质、气功的本质。讨论气沉丹田,应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气沉丹田活动主要发生在身体上半部。人体上半部肌体浑然一体,似不可区分。但从呼吸活动的观点分析人体上半部的结构,可以把对呼吸活动产生相同作用的人体局部作为一个部分,或把因呼吸活动产生相同活动的人体局部作为一个部分。这样,人体上半部可以分为胸廓与其间的肌肉群、胸廓外肌群、腹肌群、肺、横膈等部分,其他有关部分暂且不提。呼吸时这些部分的生理活动很复杂,本文主要讨论这些部分的位移活动。

  呼吸活动最基本的肌体位移活动是胸廓与其间肌群活动。胸廓间肌肉群的收缩、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张、收缩,使肺得到扩张、收缩,形成呼吸活动。胸廓与其间肌群的位移活动又可表述为升降、开合,或升降开合兼有的活动。

  腹肌群的起伏活动,当腹式呼吸时,吸气或呼气间,腹肌群向内收缩,为合,或向外扩张,为开。

  呼吸时,横膈配合其他与呼吸相关的部分活动,横膈收缩下沉,或舒张上升,也可表述为横膈的降、升活动。

  呼吸时,由于胸廓与其上肌肉、横膈、腹肌群等肌体作用,肺收缩或扩张。肺收缩时将废气排出体外,肺扩张时吸入新鲜空气。在一定条件下,肺的活动可视为肺的升降活动或开合活动,或升降开合兼有的活动。

  胸廓外肌群一般不直接参与呼吸活动。其中极少数肌肉会在剧烈呼吸活动时参与活动,胸廓外肌群会受胸廓与其间肌肉群等影响作相应的升降、开合或升降开合兼有的活动。这些都是被动活动。如果胸廓外的肌群自身有活动,其他人体部分有活动,这时胸廓外肌肉群作非常复杂的混合活动。

  呼吸活动时,与呼吸活动相关的各部分分别作升降开合的位移活动,这些部分位移活动的方向是不同的。各个部分的升降开合方向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这体现在呼吸方法上,一般有胸式呼吸、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等。这些呼吸活动,与呼吸相关的人体各部分的升降开合位移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举例说,在做顺腹式呼吸活动时,胸廓与其间的肌肉群没有明显活动,也可能有些微活动:吸气时横膈向下活动,腹肌群向外扩张,作开的活动,肺向下活动,新鲜空气自上向下活动,胸廓外肌群,因腹部外突,一般说向下作位移活动的可能性较小;呼气时,横膈向上活动,腹肌群向内收缩,作合的活动,肺向上活动,废气自下向上活动,胸廓外肌群,因腹部内合,一般说向下作位移活动的能可性较大。

  调息是气功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息是对肺呼吸活动的调整训练,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肺的素质、肺的功能、肺呼吸的效率,同时增强横膈的活动的幅度、力度,能对人体其它内脏产生按摩作用,从而提高这些内脏的活力。这样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气功传统理论认为,调息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肺呼吸活动的调整训练培育人体内的真气或内气。这样的活动和调心活动一起,可进一步加强人体的生命活力,将人体的健康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通常认为常态呼吸活动,在做到深长匀细时,特别是腹式呼吸活动在做到深长匀细时,肺呼吸活动即后天呼吸将转变为先天呼吸活动,人体开始生成显性的真气或内气,人体内开始生成气沉丹田活动。换句话说深长匀细的呼吸活动,主要是用腹式呼吸活动诱导显性的真气或内气的生成,这样的活动内含着气沉丹田活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

  呼吸做到深长匀细,与呼吸相关的人体各部分的位移活动的方向与常态呼吸活动时没有变化,各个部分的活动方向仍然不相同,仍然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活动。如果有真气或内气产生,其位移方向会与呼吸相关的人体各部分的位移活动方向不完全一致。现在的问题是,每一种呼吸方法、每一种呼吸方法的吸气和呼气是否都生成气沉丹田活动。

  已经学会气功的人,根据气功传统理论,体内已能生成自由运转的真气或内气,先天呼吸活动与后天呼吸活动相分离,两者可以自由运转。先天呼吸活动,就是培育运转真气或内气的活动。这样的练功者以任何一种呼吸方法呼吸,无论吸气或呼气活动都能形成气沉丹田活动。

  至于初学气功者,在做气功锻炼时人体与常人无异,没有自由运转的真气或内气,也没有气沉丹田活动、先天呼吸活动。学习气功的过程,是培育运转真气或内气的过程,训练后天呼吸向先天呼吸转换过程,也是气沉丹田生成的过程。传统认为人体各部分都存在着真气或内气。常人常态下,这些气是隐性的,不会显现出来,它只是自由运行。只有在学习气功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产生显性的自由运转的真气。气沉丹田是这种气从人体上端、上部向下至腹部的位移活动。吸气或呼气时都有可能形成气沉丹田活动。因此胸廓外的肌肉群是这种气产生和活动的基本部位。所谓的气只有通过人体肌肉才能作位移活动。气和肌肉都是物质性的存在,都有形体。肌肉的物质密度高,气的物质密度低,气也没有很强的穿透肌肉的能力。如果人体肌肉自下向上作上升的位移活动,而气体作向下的位移活动,两者的活动方向相反,肌肉的位移活动必然妨碍气的活动。因此,可以初步确定,与呼吸相关的人体部分的多数或主要的部分与气的位移方向相同,两者都作向下的活动时,气沉丹田活动才比较容易实现。人体肌肉如以丹田为中心作扩张活动,情况与人体肌肉自下向上作升的活动一样,同样妨碍气向下的位移活动。这样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气沉丹田时的气是与肌体的下降或内合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进一步说,气功中气的位移活动是与肌肉的升降开合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举例说,顺腹式呼吸,胸廓与其间的肌群没有明显活动,吸气时,横膈向下活动,肺向下活动,如腹肌群首先隆起,将影响胸廓外肌群向下活动,气沉丹田因此比较困难。呼气时,横膈向上活动,肺向上活动,胸廓外肌肉首先向下活动,然后腹肌群内收,这时气沉丹田比较容易生成。在同样条件下,吸气时,横膈与肺向下活动,如胸廓外肌群首先向下活动,然后腹肌群隆起,气沉丹田比较容易生成。因吸气与呼气相配套,呼气时,横膈与肺向上活动,腹肌群内收,胸廓外肌群将向上活动,气沉丹田难以实现。

  总之,呼吸活动时,与呼吸活动相关的人体部分,其中多数或主要部分,特别是胸廓外肌肉群、腹肌群作下降内合的位移活动,比较容易生成气沉丹田活动。一般说,任一种呼吸方法都能生成气沉丹田活动。至于呼气或吸气哪一个比较容易生成气沉丹田活动,则要看呼气时还是吸气时,与呼吸相关的人体各部分的多数部分或主要部分是否能作下降内合的活动,如有可能,则比较容易生成气沉丹田活动。有些呼吸方法在呼吸时,与呼吸相关的人体各部分下降内合的部分比较多,更容易生成气沉丹田活动。

内功心法

  呼吸深长匀细,并达到一定水准,内含着气沉丹田的生理活动。呼吸深长匀细首先是指呼吸气流的深长匀细,它有以下特点:第一,呼吸深,要求呼气要净,吸气要足。第二,呼吸长,就是呼吸慢。一呼一吸为一次,就是一个周期。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呼吸16—18次。呼吸长、呼吸慢就要求呼吸周期长、呼吸频率慢,练功者每分钟呼吸可能只有数次。第三,呼吸匀,要求每一次呼吸的呼吸气流的流量流速要均匀。第四,呼吸细,呼吸气流要细。呼吸深或说深呼吸与呼吸深长匀细是不同的,深呼吸只要求呼吸时呼尽吸足,如进出气流大,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这与呼吸长的要求相悖。

  呼吸深长匀细的四个要求必须互相配合。呼吸在慢的原则上做到呼吸深,在呼吸深的基础上做到呼吸慢。呼吸在深长的条件下做到匀细,只注意其中的一些要求,是学不会气功的。

  呼吸气流深长匀细是由呼吸活动生成的。这样的呼吸活动就有自己的特点,似乎也可以用深长匀细来表述。它要求胸廓与其间肌群的升降开合活动、腹肌群的开合活动、横膈的升降活动具有深长匀细的特点,这些肌体的位移活动幅度要大,位移时间要长,位移的速度要匀,位移的力度要小。呼吸活动深长匀细,就是要求肌体的位移活动是一点一点升降,一点一点开合。这又是一个重要的结论。

  天长日久,胸廓外的肌群,随着胸廓与其间的肌群等位移活动做到深长匀细,也会做到深长匀细,两者几乎是同步实现的,而且是主动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胸廓外肌群活动做到深长匀细是气沉丹田的关键。

  练功时,练功者要做到气沉丹田,就要求在练功活动中,肌体肌肉,主要是胸廓外的肌群、腹肌群的活动与呼吸相配合,肌群作自然、缓慢、柔和、均速的升降活动、开合活动或升降、开合兼有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就有可能学会气沉丹田活动。至于这种活动的具体过程比较复杂,与气的本质、气功的本质直接相关。